親愛的弟兄姊妹: 當大家忙於處理辣手的問題而自顧不暇時,可有希望別人不要來煩自己,更不想兼顧額外的事?當聽到消息關乎到自己所面對的辣手情況時,一個「合神心意的人」會如何處理它?在本週撒母耳記上23:1-14,有兩個功課我們可以從主角大衛身上學習。 第一,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在得時不得時都會關顧人。在撒上23章開始時,大衛正忙著逃避掃羅的追殺。但當他聽到在基伊拉的猶大人被非利士人搶劫時,他沒有忘記自己是耶和華受膏者的身份,便主動執行保護的職責前去拯救他們。縱然大衛的實力不及非利士人,以及名義上理應是掃羅王的責任,他經求問神後便前去為猶大人爭戰。之後,當他知道自己和跟隨者逗留在基伊拉會帶給當地人麻煩時,他求問神後便離開當地。事實上,若大衛不離開,當地人會忘恩負義地交他給掃羅;這是一個代價!原來神願意我們在自己不方便、資源不夠、甚至屬份外事的情況下仍然去關顧別人;而且,之後可能會沒有得到益處。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2:4也勸勉我們「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」這個「顧」不是口講或頭腦上知道了,而是「兼顧」。到實踐時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今天,我們身處在一個忙碌的社會,或許懷著一個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的心態看別人的事情。幫助人前也計算著代價。從大衛身上,我們看見他因自己是受膏者的身份便主動肩負關顧的責任。我們的身份是在神的受膏者主耶穌裏,我們也被聖靈膏抹,豈不是更要這樣行嗎? 第二,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時刻求問上帝當走的路。在14節的經文中,大家有沒有數到大衛求問了上帝多少次?兩件事件,總共4次禱告,有5節經文,即佔1/3的篇幅!每次當大衛收到消息時,他便即時求問神。不是只問一次,還有跟進的問題,直至清楚明白才行動。他兩次事件的結果都是成功的。相反,有否留意到當掃羅聽到大衛的消息便即時行動?他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卻食白果。第14節尾真的很有意思:「掃羅天天尋索大衛,神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裡。」原來神願意我們不要盲目地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,而是凡事尋求祂,祂必指引我們的路。(參箴言3:5-6) 今天,大家如何理解「不住禱告」?是否重複地問同一條問題,直至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答覆。抑或向神問完可以/不可以的問題後就即行動,卻缺少詢問下一步該如何。大衛在禱告中把自己所聽到的資訊向上帝求問,向神細說時整理自己腦海裡的思維、分析情況和憂慮。今天,當你遇上問題時,是像掃羅只靠聽別人所給的資訊和自己能力去解決,還是像大衛把所獲得的資訊向神求問才行動? 本週,大家可思考以下題目: 1。當我們都自顧不暇,如何讓自己學習也兼顧別人的事?這對自己有什麼屬靈的好處? 2。我們豈不是已有聖靈同在,為什麼仍然要不住禱告? 3。聖經刻意在第22章記錄了跟隨大衛的人數是400人;在本段的事件後人數增至600人。為什麼作者要讓我們知道這數字呢? 以馬內利, 啟諾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