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三禱告會(網上)
牧者分享:
本禮拜六和主日是教會的宣教年會。這「普世宣教在我門前」的主題在你的腦海裡會是一幅怎樣的圖畫?或許是在陽光明媚,空氣清爽的日子,外籍鄰居們在你家門前散步經過,你便找著機會向他們傳福音;他們友善地留心聽,並且樂意地接受救恩。你感謝神有這美好的機會!若果那扇門換轉是牢房的鐵柵,地點是陰暗和潮濕的監獄裏,而且時間更是在深夜,我們難以想像這是宣教的時機。在本週「聖經中的夜景」的牧者分享,我們來看看偉大的宣教士-使徒保羅-如何在使徒行傳第16章去實踐「普世宣教在我門前」。
保羅剛開始第二次宣教之旅。他重訪了第一次宣教的地方去堅固眾教會的信心。提摩太-保羅的屬靈兒子,下一代的教會領袖-也加入了宣教團隊。第5節記載,教會的人數天天增加。這樣看來,保羅的事工有好的開始!主逐步地引領保羅的宣教旅程,並在夜間給他著名的「馬其頓呼聲」異象。第10節說保羅確信是神的指示,並積極地去遵行使命。
你可能會認為這使命應該會很順利,因為這是出於神,並且有祂能力和同在的應許。事實上經文先在第12節記載成功的事-呂底亞信主(保羅在歐洲所結出的第一個福音的果子;也許日後她更成為腓立比家庭教會的領袖)。但是,當故事繼續發展到第16節時困境出現了。保羅和西拉遭到逼害、虐待和被關進了監獄,失去了傳福音的自由,因為他們所傳的福音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,導致他們「發財的希望完了」(hope of gain was gone)(第19節)。
弟兄姊妹,我們所宣揚的福音-盼望的信息-是與世人所追求世界的希望相對。世人把希望寄託在虛假的神上(財富、愛情、工作裏的成就和權位、享樂...等等),而福音卻揭示真相,並宣告真正的希望在基督裡。可是,世人卻不想聽到它。為什麼?或許是面子的問題,不願承認自己一直的追求是錯誤而感到羞愧。又或者不願意面對現實和真正的自己,因此想逃避和掩埋真理。又或許不願放棄現在的生活模式去作出改變。不論是什麼原因,結果是他們拒絕真理,對福音感到憤怒。
夜,獄中,鐵柵內,兩腳被鎖,保羅和西拉難以繼續宣教使命。他們能做什麼?晚,祈禱,歌頌神,響遍監牢,囚犯們都側耳聽著盼望的信息。保羅數年後寫腓立比書時(他現正被囚在腓立比監獄裏)勉勵讀者:「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。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立比書 4:6-7)門徒面對困境時的祈禱內容和唱詩歌詞存著在主裏的盼望,這與眾不同的態度吸引了其他在同一境況的人去聆聽。
故事之後更精彩。當夜,神用大地震打開了監房門和鬆開了囚犯們的鎖鏈。獄卒趕來查察時,以為所有囚犯都逃跑了;他自覺沒法逃脫失職的嚴懲後果,便想自刎。保羅在牢房裏叫著阻止了他,並告知他們沒有逃獄。獄卒之前聽過保羅和西拉所傳的福音,現在又見到神蹟奇事,以及他們的信仰見證,認定這福音的真實,便詢問他們救恩的途徑且接受了。獄卒最後更全家受洗歸主呢!「他和全家因信了神就大大喜樂。」(第34節)有人雖經歷到失去世界所給的希望,卻得到了福音的盼望,而感到「大大喜樂」。
弟兄姊妹,有三點想與大家一起去反思:1)神可以利用門徒的困境作為領人相信耶穌的途經。神沒吩咐我們只在順境時才遵行使命,而在困難的情況下則可免。「普世宣教在我門前」,這「門的類型」實在不是一個決定因素這刻是否一個機會去傳福音。就算在監獄裏的鐵門內也難阻不了福音的能力和盼望。保羅提醒我們:「務要傳道,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。」(提摩太後書 4:2上)2)「普世」是指到接觸的範圍。我們可有一個成見就是某些群體會難去接觸和相信福音呢?大家可曾想過,保羅和西拉實在是間接地進到歐洲的監獄裏宣教,接觸到獄卒和囚犯們-一群與外界隔絕和失喪的人!聖經除了記載在腓立比有呂底亞的信主過程外,另一位頗詳細描寫的就是獄卒!願意我們也記念這些特殊群體和「UUPG 福音未觸之民」也有機會聽到並接受耶穌的救恩。3)門徒平時的屬靈操練-祈禱和唱詩-實在是一個在困境裏有效的見證舉動。宣教(或傳福音)方法不一定限於講四定律或福音橋等知識傳送。屬靈操練活出我們的信仰生命。我們禱告是認定與神的關係,因為相信神聽禱告,並回應尋求祂的人(參希伯來書11:6);我們唱詩是要敬拜,藉著歌詞抒發內心的情感和提醒自己神的偉大、屬性、作為和應許。因此,我們平日不要輕看這兩操練,因為神可以在我們宣教遇上困境時,選擇藉著它們介入我們的境況,讓人認識祂。
願意大家準備好心靈,迎接在本週末的「普世宣教在我門前」宣教年會。聆聽神藉駱智樑牧師向我們傳講的信息!
主僕,
啟諾
祈禱得力:
天父上帝,祢是差遣的神,藉著差遣耶穌基督成就了救恩,差遣聖靈內住在我們裡面,好讓我們有能力去宣揚這救恩。現在祢差遣我們去使萬民作主門徒。求聖靈幫助我去致力完成這使命。也求聖靈準備和謙卑我的心去聆聽本週末「普世宣教在我門前」宣教年會的一系列信息。奉主耶穌的名求,阿們。
每月首週三聯合禱告會(網上)